发布日期:2024-03-27 00:52 浏览次数: 次
J9九游会家居设计风格十篇北欧风格与日式风格中倡导的“简约”均受包豪斯功能主义设计的影响,倡导在设计元素、居室色彩、灯光照明、家居材质上尊崇“少即是多”原则,希望借助材质本身、产品相互搭配及其功能主义的形式美感来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但在本土孕育l展直至成熟的过程中,这两种设计风格结合外来设计理念,在传播地沉淀积累,与当地的文化历史、、体制等因素相结合并发酵,最终形成当地新的独特设计风格。
文化历史一定程度上定义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名族气息,迥异的文化历史起源使得北欧风格和日式风格虽同为简约,但其“简约”的表达形式却大相径庭。北欧风格以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和冰岛这五个北欧国家的设计为代表,历史上北欧各国均为农业国,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五国才迈开工业文明的步伐。一战后,工业文明给原本是农业社会结构的北欧各国带来巨大的冲击,受工艺美术运动和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北欧设计开始思考“功能主义”,对器物“本质”的探索成为北欧风格形成的开端。自上世纪30年始,社会自由主义的气候在北欧各国逐渐形成,这种“追求个利”的视角为北欧现代设计的包容性和人文主义注入了灵魂。北欧设计人为包豪斯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其情感过于冰冷、形式也过分拘泥于几何。Reyner Banham将包豪斯的设计定义为“一种非命定性的功能主义”,因此机械美学并没有在北欧设计中站稳根基。北欧农业国的基因以及自由主义的气候使得德国的功能主义在进入本土化的过程中,融合了化和人文主义,显得亲和而不教条。它更关注人本身需求带来的功能主义,在单个产品的设计上不过分强调几何,但仍注重其形式的简约。在产品细节设计上,其几何形式被柔滑,边角也被光顺成s形或波浪线。在此基础上,心理学、社会学、测量学等都在设计风格发展中得到了良好的实践。
日本地处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从汉朝开始就广泛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汉字、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都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二战后,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仿效西方,德国功能主义在此期间也被日本大量模仿学习。因此日本的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映射到日式风格的家居设计上,其一,如和椅、榻榻米等日式家具是受到我国初唐时期席地而坐的风俗影响,且在传统日式家居中,许多日式凳、椅、几等都尺寸相对低矮,这与中国初唐时期的坐卧方式有一定联系性。其二,在唐之后,中国的装饰及家居设计风格依然深刻的影响着日本,如现在日式家居设计中常见的方格元素,如格子门窗、糊纸格子拉门等。其三,明治维新以后,西洋家具伴随着西洋建筑和装饰工艺强势登陆日本,当时德国的包豪斯理念、功能主义等对日本传统家具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就整体而言,日式风格是风格融合体,既有出于东方传统习惯的设计,也兼容了西方的设计风格和理念。
北欧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深刻反映了北欧的社会意识形态――人文主义精神追求。16世纪以前,北欧地区90%以上的民众都信仰信义宗,教会从属于国家统治。至18、19世纪,强调个人宗教体验的信义宗虔敬派在北欧教会中的影响日益增大。到1922年,北欧实行了完全的自由,各国公民都获得了退出国教会和改宗的权利。经过一个多世纪北欧人民不断的努力与争取,教会的独立权更大 。目前,北欧普遍信仰教信义宗,少部分人信仰天主教。教推崇秩序、理性、平等、守法、进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以及关注人性,强调自由和个体主义,提倡公正 。这体现在北欧家居风格上,则更加注重整体居室空间的人文主义关怀,功能主义在融入人的需求之后方显现其价值。对于单个产品的设计,更注重产品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虽起源于美国,但在北欧设计中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日本的主要包括“神道教”和源于中国的“禅宗佛教”,两者在日本的舞台上先后交替、此消彼长,至近代才和谐共存并相互影响。日本的对民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都产生了间接引导,深刻影响了日本工业设计中的一些理念。与日式简约设计相关的宗教理念主要包括“空无”、“寂灭”、“留白”、“禁欲感”等。日本设计中的“空无”,主要是受到禅宗与神道教两者共同影响,“空无”是一种精神体验,是指精神上的虚空,从虚空走向虚无的寂灭,更重视“无常”和“寂”的审美体验⑤。这种“空无”体现在设计上,主要表现在强调居室环境的整体简约感,包括用材简约、、造型简单、整体环境的空灵感。日本强调的简约可以定义为极致的禁欲主义简约,相比北欧聚焦于工业产品本身的简约感,日本的简约则是希望使用者忘却物件本身,从内在出发,着眼于日常生活和自我感受。这种忘物而强调自我存在感的理念,使得日本的产品设计能够出线极致的几何化,更加素雅甚至冷淡。日本设计师喜多俊之提出设计还有灵魂的维度。这种设计理念更强调通过物件的外在让使用者看到自己的灵魂内在,发掘和感触自己的内心。相比日本简约设计的“内敛空寂”,北欧的简约则更加外向,更强调“格物”,即功能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的简约。
北欧地处北温带向北寒带交界处,冬季漫长严寒,平均日照时间为3小时;夏季短促温暖,且湿度较高。北欧虽地广人稀,资源种类少,但森林资源及其丰富,同时以铁矿为主的矿产资源、渔业、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等都储量较为丰富。日本位于亚洲东侧,属于温带气候,四季显著、南北气候差距大。国土总面积在世界排名第60位,人口却为世界第9位,其人口压力大,自然资源稀缺。北欧的资源富饶与旷阔、极昼极夜与寒冷;日本的资源稀缺与人口密集、四季显著和多彩:这种地理环境及资源供给的显著差异使得俩风格在本土孕育过程中,在材质选择、色彩搭配、尺寸及空间设计上都呈现明显区别。
北欧地区寒冷且森林资源丰富,所以无论是北欧建筑还是家居设计,木材都是主要材料,因其取材容易且有较好的保暖性。同时,在北欧风格的家居设计中,动物皮毛、皮革、藤、棉麻织物等自然材料也被广泛使用。在工业化后,北欧风格也不抗拒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工业材料。但在整体选材上上仍以木材、皮革等自然材料为主体,在搭配时,则不拘泥于材料形式,原生态的动物皮毛、动物骨架、金属、玻璃等都被很好的融入其中。
相较于北欧风格材质的多样化,由于日本自然资源稀缺,日式风格选用的材料则较为单一,草、藤、木、竹、纸是日式风格中最常用的材料。因这些材料生长周期短,又属于天然材料,能保证健康的同时成本又相对低廉。如日式风格中拉门、隔窗、灯罩、灯笼等都采用纸和木进行制作,日式榻榻米或蒲垫等都采用草编或藤编。
由于北欧冬季漫长且寒冷,北欧人的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度过,居室自然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北欧的四季分布极度不均,统计表明大多数北欧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为了考虑心理上的平衡,北欧家居设计的颜色通常非常丰富,以期从家居设计中获得一种温暖、明亮的心理感受,因此通常选用白色、象牙白等作为主体色,家具则通常采用原木色,配合居室的采光,让居室从心理上能够最大程度的“温暖亮敞”。在配色上需要饱和度较高的颜色作为点缀,以愉悦心情、点亮空间,如明黄、翠绿、正红等。北欧风格中也常见黑白灰来营造高强度的对比效果,同时配合中性柔和的过渡色来稳定视觉空间,以打破其视觉膨胀感。
而日本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且气候舒适,民众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在外的休闲娱乐也相当丰富。在家居设计的色彩选用上,反而更追求反璞归真,打造一种居室的宁静感。日式风格在颜色的选择上更追求静雅、和谐的视觉感受,尽量保留草、藤、木、竹、纸等材料的本色,且在搭配的软性织物配上,也尽量选择浅色的暖色系,如米色或本白色,避免使用高饱和度、高明度的颜色做点缀。
由于北欧人民大部分活动时间在室内,因此北欧风格的家居设计最大程度地考虑居室空间的舒适性和产品本身的易用性,人文主义简约是北欧设计区别于日式风格的最大特点。北欧风格讲求的是物品本身设计与造型的简约感受,而用材节俭不是其考虑的第一要素。相比日本作橐桓鲎试聪∪钡墓度,其简约则更多出于用材和成本的功能主义简约。日式风格往往更偏爱几何造型,因为这样既节省材料又降低制作成本,而北欧家具产品中多见有机形。北欧幅员辽阔,人均住宅面积大,对于单个家居产品而言,更注重其独立观赏性。因此在家居产品设计上,更具有个性和细节,尺寸较之日式风格也更大一些。
日本由于人口密集,人均住宅面积较小且居室都相对低矮,因此日本设计更倾向把产品做的小巧精致。相比北欧设计,日式风格在家居设计中更注重整体家居环境的营造,且强调居室的收纳和多重功能,最大程度的考虑空间利用率。日本设计中多功能的空间用以满足多种需求,这种日式简约可定义为一种“空间性”的功能主义简约 ⑥。而北欧设计中的简约并无体现在硬装上,主要是通过强化家居单品设计中的人文简约特性来体现。日式风格在单个产品的设计上,除了尺寸较小外,也会同时把用材简约、多功能、可变换、易移动考虑其中。
通过文化历史、、地理环境及资源供给这几点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北欧风格与日式风格的定性差异。北欧设计是将人文主义精神注入本土设计,多了对器物“本身”与“本质”的探索,这种风格可以定义为人文主义的简约。北欧风格整体更灵动多彩,选材多样化,空间的功能设计不是其刻意考虑的因素。而日式风格更强调一种整体居室氛围的简约与功能主义融合,在单个产品的设计上注重多功能性、收纳性、可移动、用材简约、几何意味等;其简约是一种出于“精神内在”的简约,通过功能主义的简约达到“忘物重自我”之意。在尺寸空间上,日式更轻巧小型,材质及用色更寂静统一。通过上述几点定性的比较探究,笔者较清晰地阐述了北欧风格与日式风格在“简约”上的差异性,较清晰地界定了两者风格的范畴。
[1]刘琳.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J].艺术百家,2007,6(99):141-146.
“满窗风景王维画,四壁佳境杜甫诗”,这是一位艺术家对笔者家居状况的褒奖,的确这也是笔者满意的一件作品。从这位艺术家对笔者家居描绘的诗来看,其反映出了笔者居住环境的美丽:“满窗风景王维画”,同时也反映了笔者家居设计的艺术性与意境:“四壁佳境杜甫诗”。
这是1998年建的房子,从装修到现在已13年了,硬装基本没动,软装部分在进一步完善,现在看来还不过时。以下谈一谈笔者对这套江景房装修设计的体会与思考。
这是一套130平方米、四房两厅、两卫跃层式、六层顶楼的江景房,地处漓江边,有“甲天下的美景”。
第二,房间的风格定位。尤其是客厅、餐厅、主卧、书房等(由于财力有限),选择有面子、易出效果的房间尽力装修设计。
第三,资料收集。风格确定后要多收集同类风格的资料,多看多思、多构思,这样才能见多识广,参照成功案例,结合自己住房的特点和需要为己所用。可是在当时全国装修风格一片黄,基本上都是一种风格,即用榉木板、水曲柳板、吊顶、包窗、包门,有条件的还铺木地板用墙纸装饰。当时有显富心理的业主尽量吊顶,甚至有吊三、四层顶的。当时家居设计的资料非常少,很难见到好的资料图片,家居装修缺少设计含量。
第四,确定主题。家居设计中要有主题,有亮点,这样才有个性,不至于千家一个样,到了别人家,还以为回到了自己家。一般的家装重点在客厅,客厅的中心点在电视墙,电视墙风格及形式感的确立便是家居主题的确定。北欧家居风格的主题或者说重点往往体现在壁炉上。而笔者的是一套江景住房,其价值都体现在江景上,所以能看江景是这套住房的主题和重点,一切设计和装修要符合主题,突出江景。基于这一点,笔者把临江的窗户打掉,成为落地玻璃,使在客厅全方位均能看到江景。
把漓江景色引人家中,临江一落地玻璃,漓江美景尽收眼底,如同一幅随时间、季节、天气变化万千的漓江山水画。
为了突出强调自然风格的特点,选择更能与自然风光吻合的装饰材料,如笔者在临江的落地玻璃窗子一面墙采用了本地的石材“文化砖”,在该窗的上方用杉木吊顶,窗的下方同样用杉木搭了一个木台,可喝茶观景用。这些自然材料的使用让江景与室内有机地连为一体。
软装是指家具与陈设物。硬装是指不可移动的装修,如吊顶、地砖、木地板、墙砖、墙纸、涂料墙等。自然风格家居陈设物及家具应选择原始材质制作的家具或原生态物件作陈设,如:木、藤、草、石、陶等制作的家具,陈设物、花、鸟、草、树、石、竹、根雕以及动物标本等。
在笔者的家居中客厅里选用藤制沙发、电视柜与装饰柜是木制田园风格的,茶几是直径约90公分、2.3米长半筒楠木制作而成,树心腐烂部分挖掉,用防水材料加工使茶几的中心部分形成一条水槽,水可以循环养鱼,增加了客厅自然的意境。茶几配有7张老船木的椅子,茶几旁边还配有一张不太加工原木制作的小柜子,柜子的造型和肌理都保持其自然形态,这与茶几形成自然而完美的结合。
首先,隔断的作用。在门口的玄关处,笔者放上一盆长的很茂盛、很长的天冬,在花架上与物件伴连在一起,形成绿色的通透的隔断,这种简易的隔断处理既省钱省事,又美观。
其次,柔化空间。在客厅的墙角、窗边,因建筑造成的直线比较生硬,在这些空间笔者摆上绿色植物既柔化了空间,增加了室内生态自然的情趣,还有柔和温馨之感。
再次,美化家庭。笔者临江落地窗的雨棚上有一条从楼顶种植窜下来的紫藤,顺着雨棚的下沿,窗的上沿有节奏地生长,如同山水画框的图案,把江景衬托得更加美丽多姿。绿色植物在笔者的客厅随处可见,让来客如同进入了一所能观江景的生态园。
为了增强室内空间的自然氛围与艺术品位,笔者精心设计、选择、收藏了多种自然物的陈设品及字画艺术和工艺品等。
如:有粗大的罗汉竹竿、一座像小山一样的大水木(从河里打捞上来的),还有鸟标本、牛头、羊头、高大的树藤、树根、各种奇石、木化石以及一些字画工艺品等,这些摆件既增加了家居自然风格的内涵,也提高了家居的艺术品位。
艺术品与工艺品的摆设要有所选择,选择与居室风格、环境吻合的,这样才能加强家居风格的内涵和提升家居空间的艺术格调。如:国画与书法不宜陈设在欧式家居中,反之古典中式家居不宜放油画和现代艺术品。
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有很大一部分都反映在家居设计和装饰中,家作为人们休息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家居设计不能只单纯地跟随时代的潮流,而产生一些模仿的现象,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家居的风格进行设计和对各种材料进行使用。在如今对家居的设计中,许多人都喜欢简约的风格,因为能够给自己带来一种简单舒适的感觉,而布艺在简约风格的家居软装饰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布艺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通常来讲布艺就是指在布上所进行的艺术,比如古代经常使用的香囊、绣花等等,这些都是以布为原料,进行裁剪和刺绣等制作的一种艺术,布艺作为生活用品不仅外观漂亮而且还具有抗磨损等的功能,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更迭,以前的一些手工艺术精髓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现在大多数的布艺都是通过机器进行加工而产生,但是,这些布艺的制品都是以我国传统布艺为基础的,因此还是对我国的文化进行了传承,在如今的家居设计装饰中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软装饰都是指相对于“硬装饰”而言的那些可以进行移动和替换的装饰,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这一艺术起源于欧洲。而布艺软装饰就是使用布作为原料,然后进行相关裁剪等所形成的软装饰品,基本上在所有的家居设计当中都可以看见。
所谓的简约主义风格就是指利用简单的设计将内涵和本质表达出来的一种风格,注重的是其内在,在利用该种风格进行的家居设计中,通常都会使用较少的装饰品,而通过装饰以及家居的摆放进行相关风格的表达,所具有的特点就是颜色较为统一,所使用的装饰材质简朴,设计中的元素最少最简洁。
布艺在家居装饰和设计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软装饰,无论是布艺的色彩、剪裁还是用途都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家居设计和装饰中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够将布艺的优点发挥出来,因此,利用布艺在进行简约风格的家居装饰和设计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简约性。因为简约风格的家居其重点就是简约,因此在利用布艺进行相关装饰时需要考虑色彩、材质等多个方面是否符合简约风格的需要,在搭配时应该重点突出线条感,为居住者提供温暖和舒适的环境氛围。
(2)人性化。首先家居设计和装饰进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应该充分考虑“人”在这个过程当中的重要性,设计不仅要符合居住者的性格、年龄、个人爱好等,甚至还要考虑他们的职业、信仰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要满足居住者的精神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居住者要求的家居。
(3)整体性。在进行装饰设计的时候可能会采用很多不多色彩、线条以及材质的布艺制品,因此如何将这些具有区别的装饰进行布置,使房间产生整体性,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感觉是尤为重要的。
好的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心情和生活态度,而家作为人们活动最多的场所,如何让他们感受到简单和美好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布艺家具。家具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应该实用,造型也应该美观,并且符合家居设计的整体风格,因此,首先应该从布艺家具着手,打造简约风格的家居设计。为了使整体的设计不趋于呆板,还要将多样的布艺家具进行统一,符合整体性的原则,这就要在家具的材质,颜色等几个方面的选择上进行控制,使多样的布艺家具能够统一。
(2)布艺装饰。在家居中除了布艺家具外,还有很多的布艺装饰,比如灯具、艺术品、隔帘以及铺饰等,对于灯饰而言在营造氛围的时候非常重要,但是在重视其设计的时候不能忽略实用性,尤其不宜将布艺灯饰使用于厨房,而是更适合用于餐厅等地方;布艺艺术品具有丰富的文化气息,因此可以利用其表现居住者的艺术品位,为房间带来艺术情趣;隔帘等在家居中不可或缺,其颜色、用途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不仅要符合整体风格,还要能够发挥其作用。
(3)具体空间。在家中具有非常多的房间,每个房间功能不同也要进行不同的设计,比如客厅,因为是会客的地方,并且是家庭的门面,因此客厅必须要具有开放性,并且要能够体现出主人的文化和情趣,根据空间大小以及整体风格选择一些或小巧或大气的布艺饰品。再有卧室,因为是比较私密,并且是供人进行休息的地方,因此应该在布艺饰品和家居的选择上挑选一些静谧、安逸的冷色调,而不是选择鲜艳的颜色,此外,还要根据居住者的爱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装饰,通常都选用质朴、单纯的材质。
近年来,随着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居住环境逐渐受到广大民众的重视,尤其是个人住房,作为生活的主要场所,人们对其环境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设计这个概念的出现,各种设计风格也随之出现,各种家居配饰也层出不穷,并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以前的建筑物也就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现在各个业主更加注重建筑物的艺术美和风格美,于是环艺设计便应时而生,其中家居配饰作为环艺设计的主要设计内容之一,对环艺设计的整体艺术美起到了重要作用。
环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简称,而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指的是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室外设计指的就是建筑物外的设计,比如f街道美化设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化设计,建筑物外观设计等等;而室内设计则指的是建筑物内部的设计,比如家装设计等等。
家居配饰指的是室内设计,也就是说室内装修完之后,通过对一些装饰物,家具,纺织品,工艺品,甚至是挂饰,色调搭配,绿色植物来对室内进行二次设计。因为家居配饰本身的灵活性和自由行,更能体现业主的个性和风格,因此对环艺设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弥补环艺设计中的单调,又能方便主人的生活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家居配饰的搭配和设计。
家居配饰可以根据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区域进行搭配和设计,可以弥补硬装修中的一些遗憾或者不足,还可以美化整体室内的设计。美是设计的灵魂,家居配饰也是环艺设计中的点睛之笔,既可以将居住环境温和化,也可以协调人在建筑物中的舒适度,既美化了建筑物,也美化了生活。
随着人类的喜好,形成了几大设计风格:欧洲古典风,现代简约风,简欧风,田园风,中式风,美式风,还有混搭风。不同的家居配饰则代表着不同的风格搭配,配饰自身的颜色,形状,材质,甚至是体积大小,造型图案都会影响建筑物的设计风格,而且位置摆放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不同的设计风格就要搭配相对应的家居配饰。
家居配饰除了设计方面的需要以外,还可以方便业务的生活需要,比如说家具设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收纳需要,既可以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还可以收纳衣物,让房间干净整洁,满足业务衣物收纳的需要。又比如绿化植物不仅仅可以起到美化室内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净化空气,满足主人绿色健康生活的需要,因此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是现代环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色彩对环艺设计起到了非同小可的协调作用,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色彩来衬托,比如白色系可以增加室内的亮度,绿色可以增加空间的活泼型,适用于有儿童等活泼的场所,而则彰显富贵,适用于金碧辉煌的富贵场所,因此室内陈设颜色的搭配在环艺设计中至关重要。
室内家具是家居配饰的主要部分,具有一定的收纳价值和装饰价值,家具的风格也需要根据环艺设计的风格进行搭配,既要考虑家具的设计,也要考虑颜色,空间,材质,线型等等,不同的设计风格则显示了主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现代市场中家具风格各异,样式繁多,既要考虑生活实用,也要考虑艺术设计的美感。
室内软装设计主要是指灯具,挂饰J9九游会官方网站,布艺,画饰等等各种装饰设计,也包括一些纺织物装饰,比如窗帘,地毯,沙发靠枕等等纺织物类的装饰品。这类软装设计既代表了生活的质感,也软化了室内的环境,软装硬装的完美搭配是环艺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家居绿化也作为环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减少甲醛等毒性气体对的伤害,还带来了绿色的生机,为生活环境增添了许多乐趣。
其他个性家居配饰则是指依据个人爱好搭配的一些个性化的配饰,比如说插花装饰,个人色调装饰,灯光强度装饰,或者灯具装饰等等非必须但又非常彰显个人特色和个人爱好的配饰,给生活环境平添了几分艺术色彩。
家居配饰是一种艺术设计和艺术搭配的综合体现,既需要考虑配饰个体的代表意义,还要考虑搭配之后呈现的意境,同时也要注重生活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家居配饰是艺术的一种综合体现,也是生活风格和生活态度一个很好的体现,因此只有将家居配饰搭配得当才能给整体设计加分添彩。
综上所述,家居配饰在环艺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可以美化建筑物室内的坏境,增强环艺设计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方便了业务的生活所需,家居配饰的正确搭配和运用对室内装修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的生产方式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用户家居生活方式在不断更新,用户对家居环境的需求也随之变化,这为家具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成为促进家具创新设计的动力。家具创新设计不仅仅是一味标新立异,除了考虑工艺和生产,更应该关注用户对家具及整个家居环境的需求,从用户对家居风格的喜好、日常家居习惯及家具使用方式上挖掘用户潜在需求信息,寻找家具创新设计的突破点,才能使家具设计满足新时代用户生活的需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用户家居生活形态调研主要采用用户家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1]通过对以家庭为单位的用户的走访调查,深入挖掘用户对家具的需求信息及对家居环境的要求。整个调研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了解用户的基本信息,主要是关注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家庭成员组成等。考虑到被访者的心理,对于收入、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敏感性问题,要从侧面注意问题的婉转性,尽量避免用户产生防御抵触心理,影响调研真实性。其次是对用户现有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家居环境的调研和分析,包括用户的基本生活形态、通讯、休闲等生活方式及家庭布局、家具摆放等。最后,是用户对家具设计各因素关注度的调查。
本课题选择上海、南京、常州、武汉等城市,共选取50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家庭组成包括年轻夫妻无子女的两口之家、夫妻和独生子女的三口之家、夫妻和公公婆婆组成四口之家、有第三代的五口之家等四种组成形式。为了方便对调研信息的统计分析,首先对被调研用户信息进行整理,如表一所示。
家访和调研问卷首先经过人工检查和处理,筛选出数据相对完整的有效问卷进行编号整理,结合SPSS软件对用户家居生活形态问卷和信息数据进行提取和统计分析。
经过问卷统计发现,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家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对家居环境整体氛围,家具风格文化内涵,家具产品个性化更加注重。如图一,利用因子分析法,[3]对用户对家具最关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提取,分别是家具的风格、家具个性化、家具品牌、家具材料、家具功能、家具价格、家具安装以及家具与现有家居环境的匹配程度八个因素。图二则是用户对于家具风格喜好统计图,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式风格仍然是用户对于家居风格的首选。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用户对家居环境整体性越来越注重,因此家具创新设计应与家居环境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相结合。家具作为人们在家庭居室内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服务的终端之一,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一方面家具创新设计应该重点考虑其使用地点和环境。家对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躲风避雨、安心休憩的房屋结构,它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是生活重压下人们与亲人享受温馨生活、体会生活乐趣的避风港。时尚大方,简约适用,和谐舒适是现代家居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在这样的家居环境影响下,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物品,更是能以独特的设计打动人心,融合了设计师的创新和灵感,提升生活品质,舒缓生活中的部分压力,增添生活乐趣的家具产品。另一方面,家具设计创新需要与用户现有家居环境相匹配,家居产品作为整体家居环境中的一员,既要能融入整个家居环境,也应该是家居主人生活态度和品位的体现。
中国风悄然刮过,掀起了全球范围的中国热。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的家居风格也越来越受到青睐。很多人心底都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情结,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的留恋和钟爱,因此在家具设计中可以融入适合现代家居生活的新民族文化和新的传统装饰风格,在秉承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基础上,对传统装饰手法进行提炼升华,加入创新时尚的设计元素。
以往传统中式风格家具的设计师将视角更多地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表装饰上,并以雕龙刻凤等繁复的花纹来夺人眼球。而这些中国元素的大量叠加,虽然外表花哨绚丽,却往往没有演绎出中国文化的精髓,既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以钢筋水泥为支撑的现代都市建筑,其外观与市内装修都越来越远离自然,对于奔波于快节奏的工作场所和狭窄的蜗居之间,生活的压力和生存的竞争使一切都变得具体而实际。奔忙在繁华都市的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风尚无疑能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舒缓身心、迎合他们亲近自然、追怀恬静的田园生活的需求。因而在室内设计流派纷呈的今天,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田园风格历久不衰,成为室内设计的一种重要趋势。
田园风格重在对自然的表现,但不同的田园风格有不同的自然,进而也衍生出多种家居风格,中式田园风格、欧式田园风格,甚至还有南亚田园风格风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丽。以下其各的特点:
(1)英式田园家居多以奶白象牙白等白色为主,高档的桦木、楸木等做框架,配以高档的环保中纤板做内板,优雅的造型,细致的线条和高档油漆处理,都使得每一件产品像优雅成熟的中年女子含蓄温婉内敛而不张扬,散发着从容淡雅的生活气息,又宛若姑娘十八清纯脱俗的气质,无不让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2)美式乡村风格,属于自然风格的一支,倡导“回归自然”,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美式田园风格有务实、规范、成熟的特点。作为田园风格中的典型代表,因其自然朴实又不失高雅的气质倍受人们推崇。(3)中式田园基调是丰收的金,尽可能选用木、石、藤、竹、织物等天然材料装饰。软装饰上常有藤制品,有绿色盆栽、瓷器、陶器等摆设。(4)法式田园最明显的特征是家具的洗白处理及配色上的大胆鲜艳。洗白处理使家具流露出古典家具的隽永质感,、红色、蓝色的色彩搭配,则反映丰沃、富足的大地景象。而椅脚被简化的卷曲弧线及精美的纹饰也是优雅生活的体现。(5)南亚田园家具风格显得粗犷,但平和而容易接近。材质多为柚木,光亮感强,也有椰壳、藤等材质的家具。做旧工艺多,并喜做雕花。色调以咖啡色为主。
田园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美”。认为只有崇尚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田园风格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在田园风格里,粗糙和破损是允许的,因为只有那样才更接近自然。田园风格的用料崇尚自然,砖、陶、木、石、藤、竹……越自然越好。在织物质地的选择上多采用棉、麻等天然制品,其质感正好与乡村风格不饰雕琢的追求相契合,有时也在墙面挂一幅毛织壁挂,表现的主题多为乡村风景。不可遗漏的是,田园风格的居室还要通过绿化把居住空间变为“绿色空间”,如结合家具陈设等布置绿化,或者做重点装饰与边角装饰,还可沿窗布置,使植物融于居室,创造出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此时,邀三五好友,对月品茗,真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感觉。
近年来随着住宅建设的加速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超越了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开始追求室内环境的风格与个性。在崇尚居室装修中常运用木、石、藤、竹、织物等天然材料,结合室内绿化,来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家具市场活跃起了藤竹制品的家具,这无疑又为田园风格的居室装修注入了新的设计元素,同时可以激活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使田园风格的家居设计更加“田园化”。不论工作、学习、休息都能心宁气定,悠然自得。
大家都知道,室内设计的风格随着时间的变化一直在发生改变,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到来,体现了当下人们的心理诉求。另外,室内设计简单的理解就是通过设计创造出让人满意的室内环境,也就是说,通过对室内空间的利用、色彩的描绘、物品的摆放等来创造出舒适的住宿环境、功能齐全的生活环境。众所周知,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室内装修,还意味着空间的分割设计、文化观念的展现,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功能与审美的结合。简而言之,室内设计风格的变化也是与文化观念的改变密切相关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追求的是最简单的室内设计,只要整体效果大体满意就可以了,并不那么注重细枝末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细节展示,室内设计的风格变得日益细腻,除了整体风格的打造,室内的家居装饰还需要与整体风格相呼应,这样才更加协调。久而久之,随着经济社会竞争压力的上涨,人们进入了快节奏生活时代,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室内设计风格要注重功能化,也就是说不仅仅停留在审美层面,还要求在技术上有一定深度,要求家居具有更多的功能性,这样就可以满足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近几年,据调查了解,环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随着环境的日益变差,人们关注自身生活方式的健康与生活环境的健康,这也显得理所当然。于是,在室内设计风格的体现上,绿色健康成了普遍的要求。
室内设计的风格是来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行为习惯所慢慢形成的,是一个地方当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展现,也是生活态度与生活诉求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顾名思义,传统风格就是把传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中来,比如运用传统的色彩、元素符号、图案拼贴、思维方式等来表达传统文化的特征。传统风格在整体上偏厚重,注重元素的组合,色彩的运用。
顾名思义,现代风格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孕育而生的,它在传统风格上进行了重大的突破,注重空间资源的整合利用,强调室内的功能化。整体风格偏简约式,把工艺材料原本的展现出来,简单的表达技术的改革与进步,亮点在于不对称结构美。
顾名思义,后现代风格是在现代主义上产生的变化与逆反,称之为后现代。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后现代风格注重天马行空的创新式思维,通过各种元素的组合、各种风格的混搭,改变原有的传统意义的风格方式,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表达思维想法, 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追求人们心灵的自由。
室内设计风格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追求的风格也是决然不同的,这不仅和年龄层有关,还和住户的个性审美有关。比如,年龄层偏高的住户一般会选择比较传统的装修风格,追求整体感觉的大气、优雅,在色彩选择上一般以白色为主,在空间布局上喜欢偏敞亮的布置,在家居饰品选择上往往是以植物摆放为主,用花花草草加以点缀,一般对功能性要求较低;而年龄层偏低的住户一般会选择现代风格强烈的室内设计,在装修时喜欢简约式,追求快捷的生活方式,力求功能性强大,家居偏欧式风格,或者加以传统文化元素以组合方式呈现,整体风格偏个性化时尚化。个性比较保守的住户在室内设计上也可以显现出其性格特征,在色彩搭配以及元素运用中比较简单化,家居也是比较常见的形式;而个性张扬,喜欢追求时尚的住户就不会如此了,他们往往在室内设计上大胆创新,追求色彩的浓烈以及文化的碰撞,对于家居的运用也一样,追求创新型产品的摆设,喜欢技术性强的家居用品。然而,不论住户的年龄层如何、个性特征怎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室内设计的绿色健康,因此,绿色健康可是说是老少皆宜。
1.装修材料的绿色健康。可以在各个空间的设计上面选择具有绿色无污染的装修材料,有利于保证住户的身体健康,居住环境的健康系数高。比如在书房的设计上,可以加入绿色元素、运用绿色的家居或者壁纸、或者放置一些植物盆栽,让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与学习后,可以放松眼睛,让眼睛得到休息,缓解身体的疲劳,保持愉悦的身心。
2.运动元素的加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喘不过气来,忙碌的工作之后回到家就似乎懒得出门运动了,导致越来多的人年纪轻轻就身体素质低下。与其这样,为什么不把运动直接带到家中呢?一方面,可以通过空间的分割利用,隔出一块作为运动区,摆放一些简单的运动器材和设备,供人们回到家后,运动健身,缓解工作于学习的巨大压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可以运用较多的运动元素,给人们以心理暗示,打造活泼的室内设计风格,比如把图案设计成奔跑的人,运用到家居表面或者墙体表面,让人们看到这些小元素便浑身充满着动力与,忍不住要运动。
综上所述,伴随着环境的逐渐恶劣、资源的逐渐匮乏,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绿色健康的室内设计理念,注重环保材料的利用,运用绿色产品进行家装,打造健康的居住环境。室内设计是为了打造令人满意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环境,不仅要满足多功能的技术要求,还需要有审美艺术。简单的来说,室内设计是现代与古典的结合,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21世纪来临,人类家居生活步入新时代。现代主义开始褪色,后现代主义开始流行。这个发展进程,给予自然风格的装饰手法,尤其是自然风格的陈设品以极大发挥空间。
1.陈设品风格强调整体观。内部陈设品,既要画龙点睛,又要支撑主题,均把适应自然的环境作为设计搭配的第一要求。以树脂陈设品为例,在住宅这类的室内设计中,虽然树脂陈设品与主人在自然情趣方面的文化、兴趣、爱好、审美观、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墙壁挂件,为牛角造型;与挂画中的牛图、朴素的围裙,都作为一个个元素,适应着整体空间内的田园风格。而空间内桌椅、工具,也无疑都是这个风格的陪衬者和构造者。
2.陈设品风格强调匹配度。现代社会,多元化倾向突出。体现在家居陈设品使用上,就是要使陈设品满足家居整体的功能需要。当自然材料类的陈设品,无法满足功能性与自然风格的双要求时,自然造型的各类铁艺、塑料凳陈设品,则有了用武之地。铁艺桌子椅子的出现,给人藤条般自然质感的同时,也兼顾着家居使用功能。
3.陈设品风格强调协调性。家居设计,一般都处于一个有一定风格特点的外部环境,内部的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外界环境风格的影响。外部是徽派式、赖特式,还是欧美式,内部就应该尊重外部风格,而做相应布局。具体到设计上,光的通透性,是个重要衡量指标。外部光线,对内部自然风格的影响,就极为突出。只有光线的走向、强弱,与内部植被、画布相映成趣,才能真正把内部空间设计的自然性体现出来。
利用自然设计元素,注重以人为本,构建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是以回归自然为理念的家居设计的本质内涵。
1.秩序均衡,体现环境和谐有序。秩序美,是所以家居装饰的必备属性。自然风格,对此更是要求严格。在陈设品的搭配上,饰面、线条、造型体,以及色彩、材料质感的组合中,呈现出在空间中的规律性联系,有照应,有陪衬,有过渡,有衔接。曲线集中布置于空间中部核心区;四周墙壁、窗棂等均为直线布局―直线、曲线错落有秩;尤其是木雕风格的台桌,为房间内的布置亮点,白色沙发是为过渡陪衬。
2.比例协调,体现结构落落大方。自然比例,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物体内部各部件之间,在平面关系上的数量关系,长短大小、粗细厚薄、轻重程度,互相搭配呈现恰当的美学感观。自然风格追求的就是应用比例,寻求最佳位置、造型、结构。垂直距离上,吊顶灯的头部、颈部比例,整体高度与下方台面高度,与台面距离灯头部的空间距离,绿植盆栽的底盘及植物高度,应该互相协调,不应该冲突,个人认为,这种比例应该适应绿植的核心作用构成。
3.突出核心,体现美学设计中心亮点。自然风格的配套,应该是整体的光影布设为,内部的各区域陪衬为内设,通过线条到面,再到空间的全面烘托映衬,来反应出美学中的主题环节。同时,这个主题环节,也服务着的部位和特征,统帅式的共存着。该空间布局,通过光影的逐步强化,向着窗户方向聚焦作用明显;大面积的窗口区域,占据了足够的光线;部分的低调,更是为了突出大窗口而设计,从而,集中突出了窗口的核心地位。
1.系统化。传统的自然风格陈设品往往依赖于技师的手工原创,其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设计师的个人喜好、工艺经验、审美倾向、智慧层次。例如传统手工编织,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劳动价值,还有历史文化社会艺术价值,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产品,因其造型、题材、原料风格不同,都各自体现了当时当地的典型人文风情,湖南的竹编清新淡雅,广东的藤编清秀轻盈,明清的竹编胎高足盘等等。所以,系统化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兼顾个性化、艺术化。
2.人性化。以人的心理为圆心(前文已述),以人的生理活动为半径,克服为了自然而自然的高档奢华,分析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性加以弥补服务,用人和陈设品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好资源。在设计、造型上,以适用为目的之一,在功能基础上,发展为现代自然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渐渐突出“巧”字的影子,色彩、材料、造型上,时刻体现人的功能需求,将以人为主为方向,形成自然风格陈设品新的发展渠道。
自然风格陈设品,是最为典型的家居元素,向人们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沉淀,也有现代家居中的广泛应用。在分析原理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他们的发展趋势,并在关注中,调整引导发展方向,以推动他们、巩固他们,成为家居设计领域中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日以全球坏的今天,不论是经济还是生活都更为多元化,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国,世界设计大国,其设计的产品、理念、风格都与我国的设计风格有着深远的相互影响。
日本是一个岛国,人口众多,人均可使用面积极少,处于多火山喷发地震带,为居住安全,形成了低矮的特征。日本民族讲究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也是其设计在世界遥遥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的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
从日本的浮世绘不难看出其简约而不失冷艳的感情世界,而其武士道精神也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同时日式设计中也散发这浓浓的东方气息,非常成功的将东方理念贯穿融入于整个设计之中,且在其大和民族的设计之中能轻易捕捉到华夏民族的蛛丝马迹。但是日式设计理念更为注重“归一”二字的运用,将其贯穿使用地更为透彻,淋漓尽致。其国宝级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先生曾经指出:“设计中不能有多余”。由此观点,就不难显示出日式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恰倒好处”有某一个共通的契合点。日本的设计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这不能不值得中国的设计师学习和借鉴。简而言之,日式家居设计的理念追求简朴而繁复,严肃而怪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的交融。
日式设计风格直接受到日本合适建筑的影响较大,讲求的是空间的流通与空间的风格,流通则展现为一室,分割则体现为功能的分区,空间总是能让人心神宁静,诚心静气。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很是注重质感与机理,大量的原木色使用,保留材料本质,以便于同大自然充分交流。
日式设计的特征通常为点简约而不简单。小面积的住宅更加需要合理的利用空间,设计师常常利用木板把空间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在保留它应有的功能的同时还尽量大的增加储物空间,例如和室的空间都是用原木、白墙、和纸、木格推拉门构建,为了不让空间显得拥挤杂乱,设计师常常选用木质元素,清新自然,舒适大方。
简言之,日式家居设计驻足细节,简约纯净,善用机理,讲求回归自然,给人以其乐融融之感,更能从中解读无穷禅意。
日式家居设计理念和特征的统一体现在理念引导特征,即通过家居设计的理念作为引导性的指向,集中体现在家居设计的实用性、收纳性、功能性,这些性能则作为日式家居设计理念的标志性展示,能在家居设计中引起创意。
日式家居设计尤为讲究的是收纳性,也就是合理的空间最大化利用。把墙壁,角落,高处的空间利用的极致,讲求紧凑而不凌乱。在环境设计时也多运用单纯的直线、或几何形体、或具有节奏的反复的符号化图案或小波浪形状、锯龄形状反复运用的边缘处理、画有细密格子的板面、反复凹凸的肋拱板面等。
日式家家居中设计的家具多为可折叠,可伸缩,极具实用性。设计师们喜爱在玄关,榻榻米,壁橱等地方做很多极致的设计。一般的和室都是采用将木地板架高作为榻榻米,因此木地板的下方就成了非常好的收纳场所。如果把和室作为工作室,还可以用来隐藏电源线路,让整个和室看起来接近完美。没有欧式风格的繁复,没有中式风格的沉重,将过多的饰物转变在实用的设计上,小到一桌一椅都有其设计师的智慧所在。
日式家居看似没有刻意着重装饰性,但给人一种素色和风,静心打造日式家居风格的韵文。且设计师善于运用室外采光、室内绿植、与室内家居像音乐一样完美结合,将灯光,采光,家具布置,绿植按照一定的关系完美的组合,这种强调关系的先行性的作法被称为视觉空间。
日式家居中强调的是自然色彩的沉静和造型线条的简洁。另外受佛教影响,居室布置也讲究一种“禅意”,强调空间中自然与人的和谐,人置身其中,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喜悦”。日本人对家居用品的陈设极为讲究,一切都清清爽爽摆在那里。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说过:“最好的色彩美有赖于多样性的、正确而且巧妙的统一”。日式家居设计则极好的展示了这一观点,造成分离感和张力,具有戏剧性。大量运用原木色,感知自然材质,由景生情,回归原始和自然。这种过滤的空间效果具有冷静的、光滑的视觉表层性,它牵动人们的情思,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具有潜在的、怀乡、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
传统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个性载体,是对传统文化的特定表达,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库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传统元素能够反映出我国人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呈现出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观念、情感取向及审美特点,凝聚着传统的民族文化精髓。一些传统元素随着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得到继承,例如传统的中国红,是中国春节的主要装点色,营造了喜气、团圆、和美的节日气氛;中国书法和篆刻印章,代表了中国最具特色的书写艺术成就;京剧脸谱及地方皮影,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传统元素本身含有较强的艺术美感,具备极高的审美、观赏价值,同时它们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和抽象缩影,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多元化的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趋势明显加快,传统文化要从外来文化中汲取精华和文明成果,更应该在这种外来文化冲击的过程中不断夯实自身基础,巩固自身地位。现代家居设计并不完全局限于对家居功能的设定上,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识逐渐与居住理念相融合,形成了富有现代化特征,但同时又保持传统特色的新型居住理念。在家居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是现代居住理念的要求。传统元素不只是传统文化的抽象缩影,其本身含有的艺术美感能够为家居设计制造亮点。传统元素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本身带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在家居设计中融入这些传统元素,打破了单一的现代感设计,建立起了有独特民族风格和特色鲜明的居住空间,赋予了现代家居新的生命力。从宏观角度看,传统元素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智力成果,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本身构成了一座小型的文化艺术宝库,为家居设计师源源不断地提供灵感,是家居设计事业获得长远发展的基石。
中国色彩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元素之一,作为中国特色文化中最富有视觉表现力的文化符号,在现代家居设计中应用最为普遍。家居设计中应用中国色彩时,通过调整相应色彩的搭配面积、位置及构成比例,突破了原有的色彩组合模式,给居住者制造出现代感与传统印象并存的视觉感受,还可适当调整传统设计中的主色和辅色,合理分配中国色彩和现代色彩的运用比例,从而打造风格迥异的居住空间。例如在以黑、白、灰等都市色为主色的空间里添加一些有中国色彩的装饰物,既可以丰富居住空间的颜色层次,使其富于变化性,还可以营造都市感与传统感并存的居住氛围。以传统的苍青色为例,将其运用到现代家居设计中,可以打造明显的中国风。苍青色是蓝色与黑色的过渡色,在视觉上给人以稳重和沉静之感,但是并不显得过分老成和严肃。在家居设计中,带有藏青色的实木家具与白色的空间进行搭配,可以很好地突出家具的风格和特色,同时适当留白的墙面与苍青色家具相互呼应,制造出一种宁静安逸之感。人们常用苍青色搭配咖啡色来装饰室内空间,使家居呈现出一种典雅、考究的气质。
在古代,我国人民通过以物会意、以谐音表意、以景悟意以及使用吉祥文字的手法传达吉祥寓意,最后逐渐发展成为固定的吉祥纹样。吉祥纹样不仅具有形式美,还蕴含了深层次的寓意,丰富了家居设计的内涵。吉祥纹样作为现代家居的装饰部分,其含有丰富的审美情趣,创造了极为强烈和鲜明的审美意境。同时,吉祥纹样它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浓厚的审美情趣。现代家居设计中多采用简洁的造型,主要使用玻璃和钢材来建造,透露出单调、重复和冰冷的感觉,家居在整体上缺乏生机与活力。通过加入一些吉祥纹样,能够使居住者充分发挥联想,建立美好的生活愿望,对未来生活保留着憧憬与向往,在这个过程中,吉祥纹样成为了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寄托,在某种程度上使居住者找到了精神归属感。很多吉祥纹样都是由人物、动植物、器皿以及文字等形象逐渐抽象和概括得来的,在视觉上富有美感,能够起到美化居住空间的作用。无论是图案、色彩,还是样式、组合方式,吉祥纹样构成了居住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装饰物,符合居住者的审美需求,同时还能够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展现出积极美好的人文精神风貌,可称得上是最具有审美价值的家居装饰品。
我国的家居设计十分注重对窗格图案的运用,逐渐形成了窗格图案设计与再创造的新局面。目前窗格图案更多被应用在家居装饰中,主要运用了传统形体与现代装饰审美相结合的方式,对家居空间的不同界面进行装饰和区隔,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同时,各个窗格上的精致图案更是装饰的亮点,其本身代表着装饰的审美要求,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装点了居住空间;此外,窗格图案装饰还在室内空间中制造了一种动静对比效果,一些传统风格的图案能够唤起居住者的记忆,潜意识里产生和复古情绪。例如一些横竖格纹、植物花卉、冰裂纹等窗格图案能够很好地融入天棚设计中,构成了鲜明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居住环境。与吉祥纹样类似,窗格图案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装饰了居住空间,使居住空间的层次呈现多样化,同时其本身还承载着我国传统家居设计的精华。我国古代传统的家居设计中,空间的布局体现着浓厚的尊卑思想和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而带有图案窗格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布局理念,为现代家具设计注入了新的源泉。人们在家居设计的审美过程中,不仅会关注图案本身的形式美感,更注重挖掘图案中蕴藏的人文思想和价值理念。现代建筑的天棚可以充分运用一些有寓意的窗格图案,使用传统元素来提炼出建筑特有的简约符号,使建筑呈现出中式美感,并且尽力展现其本身具有的民族韵味和内涵。同时,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手法对其加以表现,使中式风格设计成为引领家居设计时尚的新风向标。
尽管业内设计师认识到了传统元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的家居设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对传统元素解读片面化,元素运用流于形式等局限。一方面,在设计居住空间时没有综合考虑装饰图案、颜色的特性,没有结合相应的施工艺术和装饰工艺,比较随意和盲目地运用中国色彩,造成了设计主题混乱、风格严重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过分堆砌和叠加使用传统吉祥纹样和窗格图案,造成重复累赘式装饰,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美化居住空间的作用,还给人留下了生硬的印象。最后,选用的传统装饰图案缺乏审美趣味,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合拍,图案内涵与居住环境匹配度较低,没有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